找到相关内容179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冯友兰的禅宗研究

    人世的一个尝试。从儒家内圣外王的立场看,这当然算是接近成功的。但禅宗虽有了人世倾向,又必须以出家出世身份为标准而不敢逾越。否则,佛教就变成儒家了。而儒家的人世情怀,正可以将禅宗的超越精神贯彻到底。冯认为...

    黄 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0370207.html
  • 读《央觉魔罗经》谈人性的善与恶

    涅槃的过程基本就是孟子的“四端”说推而广之至“仁内义外”、荀子的后天教养和发挥善性等,也就是儒家共同推崇的个人修身齐家,内圣外王之道。   在《央掘魔罗经》里,央掘魔罗和诸位天神、阿罗汉和菩萨们的一一...

    刘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2485183224.html
  • 人心佛教——人间佛教实现的要核

    。   再发无上圆觉的大心,起普度众生的大愿,到圣希天的地位,这是在人生上求进化,绝非离世独善的生活。   太虚设计的人间佛教的道路,恰与儒家《大学》的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内圣外王之道相接轨,然后在...

    麦砢·项宇(澳大利亚)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433683405.html
  • 《菜根谭》的思想意趣与现实意义

    莫过于佛” (见《中国哲学十九讲》之第三讲)。具体地说,儒家重“仁义”,强调的是对个人道德的修养,且以“中庸守则”、“内圣外王”为旨归:道家强调的是“察古今之变”,以“自然无为”、 “致虚守静”为旨...

    府建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54792342.html
  • 道──九十三年度结夏开示[惟觉老和尚]

    内圣外王”之理,“内圣”是净心、定心、明心,“外王”是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《大学》讲:“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...八个方向是一贯的系统,这是儒家修行“内圣外王”之道。      所以王阳明是综合佛法的思想与儒家、道家的思想,“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”,...

    惟觉老和尚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7/0047414910.html
  • 陈兵:生与死—佛教轮回说(八)

    的鬼神观念和祭祀制度,但对此类问题多存而不论,对人死后生前的问题无多考虑,其思考的着眼点,都在于现实社会的政治和伦理教化,及以政治、伦理教化、个人修养为一体的所谓“内圣外王之道”。儒家持理性实用主义、...:“其身殁矣,其道犹存,故谓之不朽。”(徐干《中论》)。基本表达了儒家创造不朽以抵抗死亡的方式。叔孙豹所说三不朽中,第一等立德,指由“内圣外王之道”修养,实现道德圆成,以一种高尚的精神超越死亡,留给...

    陈兵教授

    |轮回|生与死|陈兵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5/00011923360.html
  • 太虚大师儒学思想述义

    其极,实无遗憾。但阳明在应帝王以成人成物的内圣外王之道上,尚有所欠缺。阳明“致良知”时之教育门弟、建立功业,皆是为了扩充其良知之用以成就自我,而不是为了成就天下、国家、人民和万物,因而未能尽融其高明...到陆象山的思想路线,也就是“心气即性理系”的道统。但阳明在宋明儒中之所以尤为特出,是因为孔门之道,原本重于内圣外王的实践工夫,而不重于析名辨物的理论思辨。宋儒力矫汉唐溺于词章训诂的弊病,提倡“道学”,...

    李广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33841765.html
  • 徐文明著:王安石与佛禅(二)

      自孔子始,三统分散,道统、学统归于儒者,政统归于帝王,也就是儒家理想的内圣外王的圣王已经不存在了,内圣与外王发生了根本的分裂。儒者只是传道授业,不在其位,不行其政,其学说也只是空洞的文字思想而已,不能施行,得不到实践的检验。而帝王则只管治国理政,学养道德皆不足以与三代的圣王相比,传的只是政统。尽管每一个皇帝都被奉为圣人,都贴着“内圣外王”的标签,其实都是假的。没有内圣为依据,外王也只是空说...

    徐文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4441915.html
  • 论儒家

    内圣外王"人生哲学之思考》等,探讨儒、道之争的有《中国的儒家、道家与西方的日神、酒神》、《再论中国的儒家、道家与西方的日神、酒神》、《三论道教伦理对儒家纲常伦理的弥补功能》、《四论道教伦理对儒家纲常伦理...治国平天下。子夏曰:"仕而优则学,学而优则仕。"[17]孔子说:"居是邦者,事其大夫之贤者,友其仕之仁者。"[18]儒家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当官,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而将内圣外王的儒家之道付诸实施...

    恒毓(博士)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55743096.html
  • 向来枉费推移力,今日水中自在行——宋诗中禅的理趣

    。这既是自然之理,也是儒家内圣外王、居安思危之理;从“空”的思维论,无疑与后世“死去原知万事空”的“空”不同,说的又是佛家之理。...rdquo;[16]说的是内圣外王之道,格物致知之理,并使之融入禅家心性之学,其“以文为诗”的散文化倾向,尤其与理学家同声相应,但也可见,苏轼禅学修养之深,会通禅理、世理于诗的一体之...

    麻天祥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31043569.html